每次到期中考時期

 我都會特別想看課外書阿 ...

自從看了 在那天來臨之前 就對重松青的作品 情有獨鍾?w

我喜歡他筆下所描繪的死亡

不管是當事人還是身邊的親人

總帶著一種淡淡的悲傷 但又卻讓人產生深深的共鳴 

 

-

 

真由美的進行曲

我在數排長椅中,找了最靠近角落的一章坐了下來,用吸管啜飲咖啡牛奶。
已經有幾年沒喝咖啡牛奶了呢?記得亮介還在念小學低年級的時候,冰箱的門櫃裡面總會放著咖啡牛奶。
有時我洗完澡出來,還會一邊說的"好懷念啊",一邊將咖啡牛奶喝掉。不過,最近已經很少這麼做了。
許久沒喝的咖啡牛奶,總在舌頭及喉嚨留下苦多於甜的味道。

 

不知道是不是入院之後,人的心理會變得比較脆弱。

 

我不曉得該不該說。
我凝視著媽媽的身體,黑暗中,淡淡的清光照在她的身體上。五感當中能夠維持到最後的最後--即使失去意識後也還留存著的,
據說是聽覺。因此人家才會說,可以再即將往生者臨終前,在她耳的耳畔說話。

 

我回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。有時候,我也會不想上學。人當然不可能每天都幹勁十足地去上學。
有些早晨,我也會百般不願地爬出被窩,一邊上廁所一邊嘆息。

 

失憶只是暫時的現象,他並不是失去記憶,只是連結到記憶的那根線斷掉了...

他知道,所以很害怕。到了外面的世界。不知道自己要往何處去,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,
該怎麼說呢?感覺就好像被丟到黑暗之中,對吧?他很害怕,很痛苦,現在根本不敢踏出家門一步。

 

 

如果遇到可怕的事情,孩子會必得沒有自信,整個人畏縮起來,這絕不是言語就能造成的傷害。

 

 

師恩難忘

 

我聽了之後,悄悄移開目光。在我內心深處,有一顆冰冷水珠滴落。

 

我爸媽過世之前,我也是這樣。不過,想做什麼事情,或者想要什麼東西,畢竟都是需要體力和精神。
如果他們還有什麼欲求,或許就代表他們的身體狀況還好......不過我想,到了最後的最後,所有的欲求都會消失。
人家不是常說,了無遺憾嗎?我想真的有這種境界。如果到了最後還背負著遺憾或後悔,一定很痛苦。所以,
人到了最後的最後,真的是可以無欲無求的。

想要為他做些什麼事,並不是為了即將死去的人,而是留在世上的人想要滿足自己,或是想要接受這件事情。

 

小時候,我光是躲在被窩中想像如果爸媽死了我該怎麼辦,就覺得傷心欲絕。

 

我不瞭解死亡的事。也不瞭解父母過世是怎麼一回事。這麼說起來,對於我自己漸漸變老一事,
對於兒子漸漸長大成人一事......就連我現在過著所謂的中年生活一事,說實話,我一點兒也不瞭解。
這些全是我的初次經驗,也是不可能再重來一次的經驗,這麼一想,究竟什麼是"成人",什麼是"孩子",
我發現自己也一無所悉。

 

與孩子相處是件很困難的事。孩子比你想像的還要成熟 還要幼稚 還要溫柔 還要殘酷。
有時候,他們貼心到令你心疼,有時候,他們又讓你忍不住想要告訴他們,凡事都要合乎常理。
當你以為她們天真無邪到令人嘆為觀止時,下一秒鐘,他們就會讓你見識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陰暗心機。
沒有正確答案,你不知道他們的真實一面。他們沒有一定的輪廓。

 

聽說,人在過世之前,即使無法說話,即使喪失視力,唯有聽力,仍然可以殘留到最後一刻。

 

"就算他沒有回答也沒有反應,你們還是盡量和她說話。"醫師如此叮囑我們。醫師還說"沒有什麼比人生更能撫慰心靈。"

 

不過,這社會就是這樣。我在心中回道。別人無法分擔死者家屬的悲傷--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這麼理所當然的事,現在卻讓我感到無比的落寞。

 

所謂的"死",究竟是意味著"不在了"?還是意味著"消失了"?兩者之間似乎有差別。
但是,我又在內心深處低喃著:問題不在這裡。那麼,死亡究竟是什麼--?我不知道。
活了四十年,我的人生大概已經過了一半,並且正逐步邁向自己的死亡,但是,我仍然不知道要用什麼字語來描述死亡。

我讀到大學畢業,學校卻不曾教導過我這件事。

 

畢業

 

我關掉電視,再度響起那種始終無法整理的焦慮感。伊藤剛過世的那段期間,我的感情就像沙子一樣。
用手心整把握起沙子,想要捏出"悲傷"的形狀,才一成形,沙子便又沙啦沙啦地崩塌。想要捏出"憤怒"的形狀,
結果也是一樣。想要捏出"寂寞"的形狀,結果也是一樣。我甚至想要捏出慶幸自己還活著"喜悅",仍然無法辦到。

 

即便如此,眼睛看不見的東西,還是比眼睛看得見的東西更令人懷念。
雖然無法以手指具體指出來,但是這裡確實有些東西,是和當年完全一樣的。

 

將回憶寫在留言版上,對我來說也是一件樂事。我覺得自己彷彿回到學生時代。
感覺上,好像是和很久以前就離我遠去的伊藤,再度重逢一樣。回憶中的我們,還是留著長髮的年輕人,
不知道自己將會踏上什麼樣的人生旅程,每天輕輕鬆鬆 不夠正經 遊手好閒 嘻嘻哈哈地過日子。
我們是七月的孩子--誤以為暑假會一直放下去的,七月的孩子。
陽光燦爛地照耀在我們身上。我們相信,我們兩個永遠會是好朋友。

 

她們很笨,什麼都不會想。不過,這樣的年輕是轉瞬即逝的。只有一瞬間而已!
真可憐,真悲哀,上了年紀之後,真是沒半點好處。但是她們沒想到這些,這樣才好。
她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。真笨啊!正因為她們很笨,所以才好,心情真好,太好了.....

 

當朋友可真好阿。過了十四年,不愉快的事情大概都忘記了。
但是,當家人就不一樣了。無論經過幾年,回憶是不會消失的。
就算忘了快樂的回憶,最痛苦回憶也會一直留在心底的。

 

沒人陪伴時所抽的香菸,似乎比平時所抽的香菸還要濃。
就連吐出煙霧的氣息,也會直接化為嘆息,並且會不自覺地吐出低語。

 

人會在什麼情況下選擇死亡呢?絕望 悲傷 憤怒 負債 家人遭逢不幸 失戀
或者是其他原因,應該是在備齊值得自殺的條件時,才會想自殺的吧?不過,我覺得應該沒有這麼單純。
杯子裡的水,不只在杯滿的情況下才會溢出來。只要杯子傾斜,即使只有些微角度的傾斜,水也會潑灑出來。

每個人的杯子,都不會是空的。杯子正在晃動,每個人的杯子,一定都以不同的振幅晃動著。

 

我的杯子在晃動著,杯子裡的水量有多少,我不清楚。是否晃動的幅度再大一點,水就會潑灑出來?
或是還有其他辦法可想?--得想辦法才型啊!笨蛋!我責罵自己。只要我還能責罵自己,情況或許還沒那麼糟糕。

 

總有一天,那兩人回首當時,會懷念起那個只把大人當成風景的自己。
那會事她們最美的回憶,或是苦澀回憶,我不知道。不過我想,能夠懷念技受幸福的。
如果是"畢業"就有能力懷念。現在的伊藤,連想懷念痛苦的日子都辦不到。
身為他的一位老友,這一刻,我為此而感到非常悲傷。

我從口袋裡拿出手機。我們也該"畢業"了,我想
我們--兩人。

 

媽媽......她這麼告訴我。即使遇到許多痛苦的事,最後也一定要讓人生有個快樂的結局。
她說,到我變成老奶奶,快要死掉之前,如果能覺得這一生有個快樂的結局,那是最棒的。
她還說,如果我的人生能夠有個快樂的結局,那麼那個人的人生也會有大逆轉,
在人生結束之後,才變成快樂的結局。

 

附記

 

佛壇移走的那一天,父親望著牆上的四角形痕跡,喃喃低語:"如果一直想著死去的人,活著的人就無法往前走了。"
父親當時是想說給少年聽,還是想說服自己,或是想像媽媽解釋,如今父親已經過世,這個答案也不得而知了。

 

直到我不想再重複這樣的事,決定死心時,反而開始懂得許多事。或許正是因為死心了,所以才能懂得。

 

日記只寫到筆記本的三分之一左右,就結束了。這本日記裡,有著文字所無法傳達的心情。
而關於母親過世的深切悲傷,或許就刻畫在來不及寫上的 剩餘的三分之二的筆記本裡面。

我像在咀嚼日記似的,慢慢翻閱踏一頁頁泛黃的筆記。

 

哎呀,什麼都不說也沒關係。所謂的親子,不就是什麼都不說也能互相了解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o1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